|
經常喝粥,是養胃還是傷胃呢?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張文宏曾說過,“對于家里的孩子,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,一定要吃高營養、高蛋白的東西,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,充足的雞蛋,吃了再去上學,早上不許吃粥。”一句“早上不許喝粥”引發了網友的爭議。
一、為何不少專家都不建議早餐喝粥? 不少國人有這樣的習慣,早餐=清粥小菜。但其實從營養角度考慮,早上喝粥并不是最好的選擇。 對于成年人而言,一頓美好的早餐可以減少饑餓感,幫助開啟一天工作狀態和心情。對于兒童來說,早餐更是重要,兒童處于生育發展階段,對能量和營養需求更高,如果沒有充足的能量,就會影響大腦活動,使兒童精力受限。 長期喝粥反而傷胃
適當的喝粥確實對胃部有益,但長期喝粥,甚至一日三餐都喝粥,那么非但不會緩解胃部不適,反而會造成胃部受到傷害。喝粥以后,半流質食物直接進入胃內,胃的排空速度會加快,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縮短。 長此以往,胃動力反而越來越弱,消化功能也慢慢減退。
除了長期喝粥外,還有這些習慣很傷胃,你有嗎? 暴飲暴食,吃飯太快。吃太多有可能導致胃部的過度伸展,超過胃部的承受能力,出現腹脹問題,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胃出血。
抽煙酗酒。胃粘膜對酒精的刺激非常敏感,容易導致胃炎、胃潰瘍的胃部問題;吸煙也會令胃粘膜表皮生長因子減少,增加自由基,若有基礎胃病者病情加重,延長胃潰瘍愈合時間。 情緒焦慮,熬夜。胃是與我們情緒有非常緊密聯系的器官,相信有的人體會過在緊張、焦慮或者壓力大的時候會出現范圍、胃痛等胃部不適癥狀,這種就叫做焦慮性胃痛。同樣熬夜、睡眠不好也會增加胃病風險。
不用公筷。幽門螺桿菌是我國胃癌發生的最重要危險因素,它能通過共同進食等方式進行傳播。而中國人進餐時沒有分餐習慣,若共餐者中有幽門螺桿菌養性者,不用公筷則可能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播。 人體各系統是相當復雜的,僅僅靠某一食材就想得到養護加強是不可取的。粥可以作為主食的一種,換換口味,偶爾食之,但出于營養方面考慮,還是建議各種食物都要攝取。
|